這一篇是參考 love80375 的教學而做的練習
這裡是原素材圖 (網拍model)
注意哦! 合成上去的圖片,也會隨著衣服紋理的折皺而變化呢!
我之前常用 PI 做合成,但是也只考慮陰影變化而以,
是在這篇教學,才注意到原來透過 PS 可以做出這樣更自然的效果!
(當然 可能是 PI 也行但是我不會用!)
可是…,從上圖跟素材還有白襯衫的合成圖中交叉比對,
可以發現… 粉紅襯衫的底色(粉紅色)也透上來了,
以此類推,如果衣服是橫條紋或深色系之類的,合成出來會很怪吧?
所以下面做了三種嘗試:
1. 如果想要顏色完全不受影響,試著用"正常"去合成,
可是…底下的陰影感就透不上來了!
2. 為了要讓陰影感透上來,所以試著用 "正常",但不透明度 70%
結果… 是有透上來一點,但是感覺陰影還是不太自然,色彩也怪
3. 最後,覺得比較好的方式是:
做完 濾鏡→扭曲→移置 之後,
再複製一層要加上的圖案,
對底下那一層,先調整曲線使其幾乎成白色,
再用 "線性加亮",不透明度 "60%" 來合成,把底色變白,
上面新複製的那一層,還是用 "線性加深" 或 "色彩增益" 去合成
則最後得到的結果… 底色不會透這麼粉紅上來,陰影也還算自然
(ps.教學文章有更新對彩色衣服的步驟!效果比上述更好~)
不過,實驗過後,發現對條紋衣、色彩的亮度不同的衣服,
這個方法都是不太有效的,
因為在移置的部份,就會把條紋的不同顏色視為皺折,
濾鏡得到的圖案,反而會很奇怪,就不符可預期的紋理了…
而這篇教學則是彩色鉛筆的做法,也蠻有趣的。
而我最感興趣的是躍出圖片,不過這部份下次再練習~
====題外話====
色鉛筆的做法,讓我想到研究所同學用 DoG 尋找邊緣…
就是利用 Difference of gaussian,然後控制模糊程度的參數,
來尋找不同細節程度的邊緣,
比一般影像處理程式設計的課程中常見的那些方法,
來得更有彈性一點…
=============